花蓓大如拳,花面或径尺。
紫者栖紫鸾,黄者浴黄鹄。
或似扶桑枝,推上一轮赤。
或似玻璃盆,稍久擎无力。
又有似平叔,爱矜素粉白。
又有似蜀人,喜染天水碧。
或似包绿锦,未放丹砂折。
或似浴青囊,未放沉麝发。
应须和露剪,莫使见日色。
广陵精神全,免笑花无骨。
【解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以花喻人,借芍药之形赞其人之高洁雅逸,全篇用比兴手法,将芍药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芍药的美丽、高贵与纯洁。
“花蓓大如拳”:芍药的花朵拳头般大小。
“花面或径尺”:芍药花瓣直径可达一尺。
“紫者栖紫鸾”:紫色的芍药仿佛是紫鸾栖息的地方。紫鸾,传说中神仙所乘之鸟。
“黄者浴黄鹄”:黄色的芍药仿佛是黄鹄沐浴之地。黄鹄,一种神鸟,传说中神仙所骑。
“或似扶桑枝”:有的像扶桑树枝。扶桑,古树名,传说中的东方太阳神居处,也比喻极乐净土。这里比喻牡丹。
“推上一轮赤”:有如一轮红日。
“或似玻璃盆”:有的好像玻璃做的花盆。
“稍久擎无力”:时间长久就会变得无生气。
“又有似平叔”:还有的好像平叔(晋朝潘岳,字安仁)。平叔,指潘岳。平叔体弱多病,故称。素粉白,白色。
“又有似蜀人”:还有的好像蜀国人,指李白。蜀人喜欢染天水碧,指李时珍。天水碧,即天青色。
“或似包绿锦”:有的好像绿色的锦绣。
“未放丹砂折”:还没有完全开放。丹砂,朱砂。折,折裂。
“或似浴青囊,未放沉麝发”:有的好像在洗青色的袋子,还没有完全开放。沉香,即沉香木,古人用以熏衣,香气馥郁,可使人闻之忘忧。这里借以赞美牡丹的清香幽远。
“应须和露剪”,应:应该;须:需要。应当用露水来剪裁牡丹的枝叶。
“莫使见日色”:不要让它见到阳光。
“广陵精神全”:扬州的精神全部在这里体现,即扬州城的美名。
“免笑花无骨”:免得有人耻笑这些没有骨头的花。
【赏析】
《咏芍药》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花喻人,借芍药之形赞其人之高洁雅逸。全篇用比兴手法,将芍药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芍药的美丽、高贵与纯洁。
首联先写芍药的大如拳头,然后写到芍药的花瓣直径可达一尺,这是对芍药外形特征的形象描写,为下面进一步描绘芍药的美好姿态做铺垫;颔联则通过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芍药人格化,赋予它人间的感情和行为举止,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芍药的美丽、高贵与纯洁;颈联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芍药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芍药的美丽、高贵与纯洁;尾联则以议论的形式结束全篇,诗人认为扬州城美名的来源全在牡丹身上,而那些没有真正理解牡丹的人,只能嘲笑牡丹没有骨相。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采用比兴手法,以花喻人,借芍药之形赞其人之高洁雅逸,全篇用比兴手法,将芍药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芍药的美丽、高贵与纯洁,可谓妙笔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