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危亭倚翠微,旷然怀抱失尘机。
天遥流水分明去,野阔轻云自在飞。
岁景又看梅已落,乡心还见雁将归。
纷纷战国无穷事,今日谁能说是非。

广胜寺

历史沉淀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响

  1. 诗作原文
    上危亭倚翠微,旷然怀抱失尘机。
    天遥流水分明去,野阔轻云自在飞。
    岁景又看梅已落,乡心还见雁将归。
    纷纷战国无穷事,今日谁能说是非。
  2. 注释与解析
  • 诗句注释:在危楼之上,凭倚翠微之中,诗人深感自己的心境超脱尘世纷扰。
  • 译文:站在高处的危楼之上,依靠着翠绿的山色,诗人感到自己的心胸豁达,忘却了世俗的烦忧。天空遥远,水流清晰可见地流淌出去;野外广阔无边,轻飘的云彩自由自在地飘动。岁月流转,看到梅花已经凋零,家乡的思恋之情依然随着北归的大雁而涌现。在这纷繁复杂的战国时代,谁能分辨是非曲直?
  1. 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人生哲理,通过对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展示了广胜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1. 相关背景
  • 地理位置:广胜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东北霍山南麓,是国家AAAA级景区。
  • 历史沿革: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唐代时改名为广胜寺。
  • 文化遗产:广胜寺拥有独特的飞虹琉璃塔、稀世孤本《赵城金藏》以及元代戏曲壁画和自然景观,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诗中象征与隐喻
  • 飞虹塔:飞虹塔作为广胜寺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寺庙的威严和神圣。
  • 水神庙:水神庙代表着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寓意着心灵的归宿和平静。
  1. 诗歌意境与主题
  • 超脱尘世:诗人通过描写危楼、翠微、天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精神境界。
  • 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 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