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凤山

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译文:
曾经凤凰栖息的凤凰山啊!如今已经没有凤凰了,山也变得荒芜。
山上的竹子上挂满了霜露,梧桐树叶在秋风中摇曳着。
夕阳西下,天气晴朗,我悠闲地漫步在华丽的阶梯上寻找仙人的踪迹。
道士朗诵完《蕊珠经》后,一只老鹤发出了一声长鸣,月光下的山林显得更加宁静和神秘。

注释:

  1. 凤山:凤凰山,传说中有凤凰栖息。
  2. 高台:指凤凰山。
  3. 昔日(yī jì):往日。
  4. 凤凰:这里指传说中的凤凰。
  5. 荒:荒废,被遗忘。
  6. 苍苍:形容草木茂盛。
  7. 竹实:竹笋,竹子上的嫩芽。
  8. 霜露:指露水。
  9. 飒飒:形容风声或草木的声音。
  10. 西风:西方的风。
  11. 斜日:偏斜的太阳。
  12. 瑶阶:玉砌的台阶。
  13. 道人:道士。
  14. 蕊珠经:道教经典之一。
  15. 老鹤一声:比喻声音悠扬。
  16. 山月白:月光明亮如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凤凰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画面。首句“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山上的景象,从竹子上挂满霜露到梧桐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再到夕阳西下、天气晴朗的情景,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最后两句“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则通过诗人在山间漫步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神秘。整首诗通过对凤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