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凤山
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译文:
曾经凤凰栖息的凤凰山啊!如今已经没有凤凰了,山也变得荒芜。
山上的竹子上挂满了霜露,梧桐树叶在秋风中摇曳着。
夕阳西下,天气晴朗,我悠闲地漫步在华丽的阶梯上寻找仙人的踪迹。
道士朗诵完《蕊珠经》后,一只老鹤发出了一声长鸣,月光下的山林显得更加宁静和神秘。
注释:
- 凤山:凤凰山,传说中有凤凰栖息。
- 高台:指凤凰山。
- 昔日(yī jì):往日。
- 凤凰:这里指传说中的凤凰。
- 荒:荒废,被遗忘。
- 苍苍:形容草木茂盛。
- 竹实:竹笋,竹子上的嫩芽。
- 霜露:指露水。
- 飒飒:形容风声或草木的声音。
- 西风:西方的风。
- 斜日:偏斜的太阳。
- 瑶阶:玉砌的台阶。
- 道人:道士。
- 蕊珠经:道教经典之一。
- 老鹤一声:比喻声音悠扬。
- 山月白:月光明亮如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凤凰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画面。首句“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山上的景象,从竹子上挂满霜露到梧桐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再到夕阳西下、天气晴朗的情景,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最后两句“西风斜日开晴色,闲步瑶阶访仙迹”则通过诗人在山间漫步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神秘。整首诗通过对凤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