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运金气,万籁含商声。
寒蛩亦何为,微音最凄清。
幽人倦长夜,拊枕难为情。
朱门沸歌钟,醉卧鸳鸯屏。
晨鸡唤不醒,况乃闻蛩鸣。
蛩声自酸悽,赖有幽人听。
注释
- 西风运:秋天的风开始起风作用,吹拂大地。
- 万籁: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 含商声:秋天的声音,带有商音(一种古代音乐的音调,与“角”相对)。
- 寒蛩:秋天的蟋蟀。
- 微音:蟋蟀微弱的鸣声。
- 凄清:冷清、寂寞。
- 幽人:隐居的人或隐士。
- 倦长夜:厌倦了漫长的夜晚。
- 拊枕:用手拍打枕头,形容心情不宁静。
- 朱门:红色的大门。
- 沸歌钟:喧闹的音乐和钟声。
- 醉卧鸳鸯屏:在华丽的装饰物旁醉酒沉睡。
- 晨鸡:清晨的公鸡。
- 况乃闻蛩鸣:更不用说蟋蟀的叫声了。
- 酸悽:悲伤、凄凉。
- 赖有幽人听:幸运的是有幽居者在倾听。
译文
秋风开始吹动金色的气,万物都含有商音的声响;蟋蟀的哀鸣,是那么凄凉清冷。
隐士厌倦了漫长的夜晚,难以入睡的心情让人痛苦;红色的门前喧嚣如歌,我醉倒在华丽的装饰物旁。
清晨的公鸡叫醒不了我,更何况听到蟋蟀的叫声?蟋蟀的哀鸣是如此悲哀,幸好有隐士在旁边聆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写秋风起,万物皆显秋意,接着用“寒蛩亦何为”来表达对蟋蟀哀鸣的共鸣。后四句则描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从“朱门”到“醉卧”,再到“晨鸡唤不醒”,反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和自由。最后一句“赖有幽人听”更是强调了隐士的重要性,他们的存在使得诗人得以在嘈杂中保持一份清高和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声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隐逸的高远和深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