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荣万木,此卉异常葩。
海角逢三月,僧房见五花。
馨香惊俗眼,灿烂照高牙。
公子休追赏,如来会上夸。

【注释】

咏地藏殿牡丹:即《咏牡丹》。牡丹花为花中之王,故以地藏殿牡丹为喻。一茎五花:一茎上开有五朵花。

荣:使兴盛;茂。

殊葩:特别美丽的花朵。

海角逢三月:春天来到海边,正值花开的时节。

僧房见五花:在寺庙里的僧房见到开满了五个颜色的牡丹,也就是五朵不同的牡丹花。

馨香:香气馥郁。

高牙:象牙筷子。

公子休追赏:不要追求欣赏了。指牡丹虽美,但与世俗之物不同,不应被追逐和赞美。

如来会上夸:佛经中有“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会到人间来弘法布施,所以这里用“如来”比喻阿弥陀佛,说他会在天上的佛会上夸赞这朵特别的牡丹。

赏析:

首联写牡丹的繁丽盛景,“荣万木”三字点出春风之得意,而“此卉异常葩”则突出其非同凡响之美。

颔联以拟人手法,描绘牡丹的特异风姿。“海角逢三月”,“三月”指农历二月,春暖花开之月,此时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诗人以“海角”为景,意在表达牡丹生长之地极为遥远偏僻,从而反衬其难得与珍贵。“僧房见五花”则是诗人对牡丹美丽之极致的赞叹,“五花”既指牡丹品种众多、花色各异,又暗示其独特之处——即便在这幽静的僧房之中,也难寻其他花卉之影,更显其非凡。

颈联写牡丹的超凡脱俗,令人难以用俗眼去看待。“馨香惊俗眼”中的“惊”字,不仅表现了牡丹香味之浓郁,更暗含其高雅超群之气质,足以让人为之震撼。而“灿烂照高牙”则进一步渲染了牡丹色彩之斑斓、光芒之夺目,仿佛是佛祖所持之象牙筷子,为其增添了一种神圣而尊贵的气息。

尾联转折至现实层面,劝诫世人不必过度追求和迷恋这朵特殊的牡丹。“公子休追赏”意味着牡丹虽然美丽绝伦,但仍应保持一份谦逊与低调,不宜过分张扬炫耀。“如来会上夸”则运用佛教典故,以佛经中阿弥陀佛会到人间弘法布施之说,暗喻这朵牡丹虽非世间珍奇,但在佛法无边的佛会上,亦能得到佛祖的认可与赞誉,从而超越世俗之物的价值。

整首诗以牡丹为线索展开,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与领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意味与审美情趣,使其成为一首兼具艺术与思想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