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梅花雨,香湿烟冥蒙。
水流涧底清,声落前溪中。
鸟飞既整暇,人意亦冲融。
今岁春来早,新萱已满丛。
【注释】:
一林:满山。
梅雨:指春季的连绵细雨。
冥蒙: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形容烟雾迷漫。
涧底:山间溪流的底部。
冲融:和畅,融洽。
新萱:即萱草,一种植物,花蕾形似“母”,所以又称忘忧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七言律诗。诗人抓住春天的特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山中雨后、雾气缭绕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一林梅花雨,香湿烟冥蒙”,以“一林”二字开篇,勾勒出一幅满山遍野的梅花在细雨中盛开的景象。这里的“一林”指的是整个山林,而“梅花”则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接着,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一位女子,她正在细细地品味着这场春雨带来的花香;同时,“香湿”二字也暗示了这场春雨的绵绵不绝。
第二句“水流涧底清,声落前溪中”,进一步描述了春雨过后,山涧的水流变得清澈见底,溪水的声音也清晰地传遍了每一个角落。这里的“涧底”指的是山涧的底部,而“前溪中”则指的是溪水中的某个位置,诗人通过这两个方位词,巧妙地描绘了溪水的流向和声音的传播方式。
第三句“鸟飞既整暇,人意亦冲融”,描绘了鸟儿在春雨后自由自在地飞翔,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舒畅起来。这里的“既整暇”指的是鸟儿飞翔时的状态,而“冲融”则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和和谐。
第四句“今岁春来早,新萱已满丛”,诗人感叹今年的春来得比往常都要早一些,而新的萱草已经长满了山野。这里的“新”字不仅指萱草的新绿,还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春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