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印鱼在屏,犀透星入角。
乃知明月光,日用心不觉。
陟此百尺台,馀念坐消剥。
洞晓弦望机,仙丹兹可学。
《和运司园亭西园》
注释:
- 石印鱼在屏:石印指的是雕刻的石头,印是指雕刻,鱼在屏上,指鱼的形象刻在屏风之上。
- 犀透星入角:犀透,犀牛角穿透,形容光线透过物体。星入角,星星落入角落。
- 乃知明月光:才知道月光是那么明亮。
- 日用心不觉:太阳用它的光芒照亮大地却并不觉得累。
- 陟此百尺台:登上这座高百尺的楼台。
- 馀念坐消剥:其余的思绪都消散了。
- 洞晓弦望机:明白了解天文历数的奥秘。
- 仙丹兹可学:仙人的丹药也是可以学习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月亮和星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科学真理的探索之情。
首句“石印鱼在屏”,以石头为印,雕刻出鱼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接着,“犀透星入角”,犀牛角穿透星星,形容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的样子。两句合在一起,既描绘了夜空的美丽,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第二句“乃知明月光”,直接点明了主题——月光照大地,却不被人们察觉。这里的“明月光”既是对月亮的描述,又是对人们对于自然美视而不见的态度的隐喻。
第三句“日用心不觉”,诗人用太阳来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太阳用其光芒照亮大地,却并不觉得自己累了,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即使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也能做到心如止水。
第四句“陟此百尺台”,登上高台,意味着诗人已经登高望远,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这里既有诗人自我提升、超越自我的意味,也有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第五句“馀念坐消剥”,表示其他杂念都消散了。这既是对前四句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歌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工作态度的一种境界。
最后一句“洞晓弦望机”,明确表明诗人明白了解天文历数的奥秘。这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更是对自己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照大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