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石泉滑,崩崖朝雪重。
牧儿心苦饥,牛寒挽不动。
谁人倚长松,胸有九云梦。
西风吹屋倒,一笑无兴共。

【注释】

题李叔班山水横卷:这是一首题写在李叔班的山水画卷上的诗。

通江石泉滑,崩崖朝雪重:指山石间泉水流淌,水流湍急;山崖上积雪厚重,山高路险。

牧儿心苦饥,牛寒挽不动:牧童因饥饿难耐而心苦,牛因寒冷难以拉动。

谁人倚长松,胸有九云梦:是谁站在长松下,胸中怀揣着像天上的白云一般的大志或抱负。

西风吹屋倒,一笑无兴共:西风吹落了树木,连带着房屋也倒塌了。诗人不禁笑问,你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还有共同的兴致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徽宗政和年间(1075~1114年),是诗人李之仪贬谪郴州期间所作。此诗通过描绘李叔班山水图所表现的幽僻景色和人物形象,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情绪。

首联两句写水石险峻,山崖陡峭,牧童因饥饿难受,牛又因天气寒冷而无法行走。这两句是写景,为后文抒情蓄势。“通江”二句,描写水石的险阻,突出其艰难困苦的环境。“崩崖”句用“朝”字,说明时间之长,突出地势之险。“牧儿”句,写牧童饥寒交迫,生活艰难。“谁人”句,写牧童仰视长松,心怀壮志。颈联两句写诗人与朋友相聚,饮酒谈心。“西风”句,写西风摧落林木,连房舍也为之倾倒,暗喻政治黑暗,社会不公。尾联两句以反诘的语气,抒发自己的牢骚。“一笑”句,写诗人感叹世事变化无常。“无兴”句,抒发诗人对时事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当世政治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