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虽蚤病,对客每清言。
不信疾为累,要称学有原。
籧篨视名器,果遁指乾坤。
长短何须问,传家已抱孙。
【注解】
欧阳伯和仲纯:指北宋诗人、文学家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一生以文章闻名,是宋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古文运动领袖,宋代四大文豪之一。他的文章,以平易自然著称,与韩愈齐名,世称“欧韩”。
仲纯:即欧阳修之弟欧阳几道。
籧篨:用竹篾编织的器物。
乾坤:指天地之间。
长短:指人的才能高低,也可指事物的是非得失。
【赏析】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悼念其弟欧阳几道的挽诗。此诗前两首写其才高学博,后两首述兄弟情谊,并感叹人生无常。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其一
【译文】
人虽然很早就生病了,但面对客人时总是谈吐清新。
不相信疾病成为累赘,要称学问有根源。
竹篾编成的器具,果然用来指代天下万物。
长和短何须去问,传家已抱孙辈。
【赏析】
首联两句是说,我尽管早患疾病,但我在朋友面前总是谈吐清新,精神饱满。这两句中,“虽”是连词,“蚤”是副词,都表示让步的意思;“清言”则是形容谈吐清新,不沉闷;“对客每清言”则是说每次与友人见面时,我都谈得非常清楚,充满热情。颔联两句是说,我不相信疾病会成为我的累赘,我要称颂我学问有根,有源。这两句中,“疾”和“累”分别是动词和名词,都表示疾病;“学有原”则是说学问是有根本的。
颈联两句是说,我使用竹篾编成的器具,来比喻天下的事物。这两句中,“籧篨”是竹篾编制的器物的别名,“视名器”是说看待这些竹篾编制的器物,“果遁指乾坤”则是说竹篾编制的器物真的可以用来指代天地万物,也可以说是“指乾坤”,意思是可以随意指称天下万事万物。
末联两句是说,人的寿命长短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传宗接代,已经生儿育女了。这两句中,“长短”是名词,指人的寿命长短;“问”是动词,表示询问之意;“传家已抱孙”则是说已经传宗接代了,已经生儿育女了。
其二
【译文】
不信疾病会成为累赘,要称学问有根源。
竹篾编成的器具,果然用来指代天下万物。
长短何须去问,传家已抱孙辈。
【赏析】
第二首的前两句是说,我不相信疾病会成为我的累赘,我要称颂我学问有根源,有源。这两句中,“疾”和“累”分别是动词和名词,都表示疾病;“学有原”则是说学问是有根本的。颔联两句是说,竹篾编成的器具,确实可以用于指代天下万物。这两句中,“籧篨”是竹篾编制的器物的别名,“果遁指乾坤”则是说竹篾编制的器物真的可以用来指代天地万物,也可以说成“指乾坤”,意思是可以随意指称天下万事万物。
末联两句是说,人生的寿命长短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传宗接代,已经生儿育女了。这两句中,“长短”是名词,指人生的寿命长短;“问”是动词,表示询问之意;“传家已抱孙辈”则是说已经生儿育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