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君五亩宅,封户一成田。
故垒开都邑,遗民杂汉编。
不知臣仆贱,漫喜杀生权。
燕俗嗟犹在,婚姻未许连。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奚君
奚君五亩宅,封户一成田。
故垒开都邑,遗民杂汉编。
不知臣仆贱,漫喜杀生权。
燕俗嗟犹在,婚姻未许连。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这是一组诗,共28首,是诗人奉命出使辽国时所写。
奚君:指辽国北部边境的奚族首领耶律阿保机。阿保机是契丹的开国君主。
五亩宅:指耶律阿保机的宅第,位于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外。
封户:指辽国的户口,即人口。
一成田:指辽国的田地面积,即一成的领土。
故垒:指辽国过去的战垒,也就是现在的长城。
都邑:指辽国的城市。
遗民:指辽国被征服后留下的人民。
汉编:指汉族人编入辽国的民族组织中。
臣仆:指辽国的臣民。
漫喜:随意而得意。
杀生权:指掌握杀人的权力。
燕俗:指北方的风俗。嗟:叹息。燕俗嗟犹在:叹息的是北方的风俗依然存在。
婚姻未许连:指婚姻关系尚未解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奉命出使契丹时的咏史之作。作者用“奉使”作为诗歌的标题,表明了此行的目的。全诗以赞美的口吻描绘出了契丹的辉煌历史以及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此的看法和感想。
诗人描绘了奚君的家世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奚君五亩宅,封户一成田”,这两句话直接描绘了奚君的生活状况。五亩宅地和一成田地,足以显示出他们的生活富足和地位尊贵。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契丹部落的强大和繁荣。
诗人通过对比来突出契丹的辉煌历史。“故垒开都邑,遗民杂汉编。”这两句话中,“故垒”指的是契丹的旧城,“都邑”则表示城市,“遗民”则是被征服后留在原地的百姓,“汉编”则是指汉族人所组成的民族组织。这四句话共同描绘出了契丹的历史变迁,也展现了契丹人的英勇和智慧。
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回顾上,他还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不知臣仆贱,漫喜杀生权。”这两句话中,“臣仆”指的是奴隶,而“杀生权”则是指掌控生死大权的能力。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契丹人地位低下、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掌控生死大权的羡慕之情。
诗人再次回到历史话题,但视角已经发生了变化。“燕俗嗟犹在,婚姻未许连。”这两句话中,“燕俗”指的是北方的风俗习惯,“婚姻未许连”则是指婚姻关系尚未解除。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风俗习惯和婚姻关系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和反思的历史诗作。它通过对奚君的生活状况、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契丹的辉煌历史以及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