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注释】

齐、楚:指齐国与楚国。鞸绅:古代官员穿的一种礼服。

衔枚(xián méi):古时行军时,为防止喧哗而令士兵口中衔枚,不发声音。

初合:开始交战。

弃甲:丢掉武器。

细读:仔细阅读。未辞灯损目:灯油烧尽了,使眼睛看不清楚。

棘为藩:用棘条作为篱笆。

翘中楚:在楚国的上等地方。

把卷:拿着试卷。

【赏析】

徐沂举人见寄的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考生对出仕的向往和期待,次联描写考试场面,第三联写考后的喜悦,最后以翘中楚喻其才高,把卷喧呼喻其名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写齐楚各地的读书人都穿着官服,都希望走出君王的门。这里用“齐楚”代指全国各地,用“鞸绅”代指文官。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壮观的场面,众多的考生身着盛装、怀着满腔热情走进考场,都希望能得到君王的青睐。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通过“俨鞸绅”与“人人”这两个词,生动地勾画出了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为下文的考试场面做了铺垫。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这两句是对考试现场的具体描述。“衔枚勇锐”指的是士兵们嘴里含着枚子,以防喧哗;“惊初合”则是形容考试刚开始就非常紧张,大家都很害怕。“弃甲”是指丢掉武器,可能是为了更快地答题。“讶许奔”则是指考生们在紧张的情况下,突然有人弃甲逃跑,让其他人感到惊讶。这句话通过描绘紧张激烈的考试场景,展示了考生们的努力和焦虑,也为下文的考试结果做好了铺垫。

第三联“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这两句则是对考试结果的描述。“细读未辞灯损目”意思是说考生们在考试中一直专注地看着书,直到灯油耗尽了眼睛也看不清楚为止。“久留终厌棘为藩”则是指长时间留在考场,最终因为太无聊而感到厌烦。这句话通过描绘考生们长时间沉浸在书本中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考试结果的期待。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这两句则是对考生们的未来进行的展望。“亲刈”是指亲自去收割的意思,“翘中楚”在这里可能是指被选为最优秀的学生,而“把卷”则是指拿着试卷。“喧呼”则是形容人们在一起热烈讨论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被选为最优秀的学生一定会受到君王的赏识,他们可以亲力亲为地去收获知识的成果,也可以在半夜里大声谈论自己的学习经历。通过描绘这一美好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考生们的考试场景、心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科举考试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考生们的刻画和赞美,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以及对人才选拔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