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照人华省郎,江山绕郭古仙乡。
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
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初长。
簿书拨尽知馀力,道院清虚顷未尝。
过毛国镇夜饮
风格照人华省郎,江山绕郭古仙乡。
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
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初长。
簿书拨尽知馀力,道院清虚顷未尝。
注释:
风格照人的华省郎:形容文官的风采照人。
江山绕郭古仙乡:描绘出一个被山景环抱、宛如神仙居住之地的画面。
漫传铅鼎八百岁:比喻某人学问渊博,如铅鼎经年累月不变质。
未比金钗十二行:意指其学问或才情超过古代女子的发饰(金钗)。
不动歌声人已醉:即使没有歌唱,听者也会陶醉其中,仿佛听到美妙的歌声。
诗句夜初长:夜晚刚开始,诗人就听到了优美的诗篇,感叹时间之短暂。
簿书拨尽知馀力:表示处理完繁杂的公文后,仍有余力来欣赏诗歌。
道院清虚顷未尝:表示虽然忙碌于公务,但从未间断过对道学的修炼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毛国镇夜饮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夜饮”为线索,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第一句“风格照人华省郎”,描写了文官的风采,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气质。这里的“华省郎”指的是朝廷中的文官,他们以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而著称。
第二句“江山绕郭古仙乡”,描绘了毛国镇周围的山水景色。这里的“江山”指的是周围的自然风光,而“绕郭”则形容这些景色环绕着整个城镇。整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第三句“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某个人的学问或才情。这里的“铅鼎”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妙;“金钗十二行”则形容其头发上的装饰品繁多。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人的才华和学识的敬佩和赞赏。
第四句“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初长”,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饮酒时的情景。这里的“不动歌声”意味着即使没有歌唱,人们也会陶醉其中;而“诗句夜初长”则表达了夜晚刚刚开始,诗人就听到了优美的诗篇,感叹时间之短暂。整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场景的喜爱和感慨之情。
第五句“簿书拨尽知馀力,道院清虚顷未尝”,表达了诗人处理完繁杂的公文后,仍有余力来欣赏诗歌的心情。这里的“簿书”指的是公文、文书等事务,“拨尽”则形容已经处理完毕;而“道院清虚顷未尝”则表示虽然忙碌于公务,但从未间断过对道学的修炼和追求。整句诗展示了诗人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毛国镇夜饮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美丽时光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和珍视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