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
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从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

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

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従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

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 译文:

夫子虽穷但气势浩荡,轻蓑短笠傲视天地间。
四处漂泊只爱饮酒作乐,归家后却无心问及农耕劳作。
新昌的官员虽非高官显宦,山中的老者却如仙人一般。
因你离去未能满足心意,我打算前往曹溪再求教佛法。

赏析:《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行者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对知识的渴求。首句“夫子虽穷气浩然”展现了主人公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豪迈气概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接着,“轻蓑短笠傲江天”进一步强调了他不拘小节、胸怀天下的人生态度。

中间两句“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描绘了他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一方面沉迷于美酒,另一方面又对农耕劳作不感兴趣,反映出他随性而为、洒脱自在的生活哲学。“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则反映了他对不同生活场景的态度,无论是在繁华的官场还是在静谧的山林,他都保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高气质。

最后两句“相従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表现了主人公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他不仅满足于眼前的知识,还渴望探寻更加深远的真理,最终决定到佛教圣地——曹溪去寻求智慧。这既显示了他学识渊博,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苏辙诗歌的魅力与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思考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滋养与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