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闲居味更深,此身随世任浮沉。
北窗未厌曲肱卧,西洛能传拥鼻吟。
疋马彷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
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姜应明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在黄檗山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下面是逐句解释:
垂老闲居味更深,此身随世任浮沉。
“垂老”指的是年龄已大,生活状态已经变得悠闲。”闲居”则是指居住在一个地方,没有繁忙的工作或事务。”味深”可以理解为生活的滋味更加深沉。”此身随世任浮沉”意味着诗人看待自己的生命,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都能顺应变化,不执着于世俗的荣辱得失。
北窗未厌曲肱卧,西洛能传拥鼻吟。
这里提到的“北窗”可能指的是北方的窗户,而“曲肱卧”则是一种古代的睡觉姿势,即弯曲胳膊睡觉。”西洛能传拥鼻吟”里的“西洛”可能是指洛阳(古时称洛阳为西洛),”拥鼻吟”则是形容吟诵时的神态,可能是在吟诵诗歌时鼻子紧贴着书卷的样子。整体来说,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北窗下,以曲肱的姿态躺着,享受着读书吟咏的宁静时光。
疋马彷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
“疋马彷徨”中的”疋马”是一匹好马的意思,”彷徨”表示徘徊不定,这里形容诗人骑马四处游历的情景。”犹寄食”则是指虽然有食物供应,但诗人仍然像过去一样过着漂泊的生活。”敝裘安乐信无心”中的”敝裘”指的是破旧的皮衣,”安乐”表示安逸,无忧无虑的状态。整句的意思是,尽管衣食无忧,诗人依然保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
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现在的处境与年轻时相似,都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高僧支道林”可能是指南朝宋时期著名的高僧释道安(345-413),字道生。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历史上的高僧释道安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涯的自省与反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和经历,展现了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中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和人生境界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历史情境的回忆,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了对时代和社会的观察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