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中不减台端峻,池上来从柱下严。
同直旧曾连月久,暂来还喜二公兼。
直言已许侵弹奏,新告行闻振滞淹。
顾我粗官何所与,西曹只合论茶盐。

【赏析】

《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亮的诗作。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抗金将领。陈亮一生力主抗金,反对求和,主张加强国力,积极备战,并主张革新政治,任贤使能,为官清廉。其诗歌风格豪放不羁,慷慨激昂,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这首诗以“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为题,是作者在参加进士考试后,向同舍诸公呈献的诗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题目要求,表达了对科举制度、官场生活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第一首诗的第一句“垣中不减台端峻”,描述了考场的高墙深院,虽然不如朝廷中的高大威严,但同样能够展现出应试者的才华与志气。第二句“池上来从柱下严”,描绘了考生们在考试过程中,如柱子一般坚定地站立,不受外界干扰,表现出极高的自律性。第三句“同直旧曾连月久”,则表达了作者与同僚们曾经共同度过长时间,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情感。最后一句“暂来还喜二公兼”,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再次与同僚们相聚的喜悦之情。整首诗句句之间紧密相扣,既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又体现了同僚之间的友情。

第二首诗的第一句“直言已许侵弹奏”,意味着作者已经敢于直言进谏,不怕遭受弹劾。第二句“新告行闻振滞淹”,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新任官职的期待与自信。第三句“顾我粗官何所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职位和职责的反思与认识。最后一句“西曹只合论茶盐”,则是作者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展望与规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前途的思考,也体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着想的崇高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应试者的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官场生活以及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前途的担忧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