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西行双石人,临溪照水久逡巡。
低头似愧南来使,居处虽高已失身。

诗句:岭上西行双石人,临溪照水久逡巡。

译文:
岭上向西行走的两个人形巨石,
他们站在溪流边,长久地凝视水面。

赏析:
这是苏辙在宋神宗时期奉使契丹时所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两个石人的外貌和行为,表达了对使者身份的反思与自我审视。诗中的“西行”暗示了苏辙作为使者的地理与心理移动。”双石人”象征着坚定与孤独,可能隐喻着使者面临的压力和内心的挣扎。

“临溪照水久徘徊”则展现了使者在异域他乡的迷茫与彷徨,这种描写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人感受到使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而“低头似愧南来使”则透露出一种内疚感,表明使者可能在思考自己为何被派往如此遥远且充满挑战的地方。最后一句“居处虽高已失身”则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即便身处高位也难以摆脱内心的不安与自责。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使者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在面对异国文化时的困惑与反思。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同时也是对那个时代外交任务的一种反映,使得读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的历史氛围和个人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