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绕殿细无声,飞洒彤墀晓气清。
开到石榴花欲尽,阴阴高柳一蝉鸣。
诗句赏析
端午佳节,诗意盎然
- 诗作原文
御沟绕殿细无声,飞洒彤墀晓气清。
修厦欺晴日,重帘度细风。
群仙不烦促,长在广寒宫。
寻芳空茂木,斗草得幽兰。
歌舞纤絺健,嬉游玉佩珊。
新煮青筠稻米香,旋抽独 {尔虫}薄罗光。
剩堆雕俎添崖蜜,争作轻衫荐寿觞。
-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节皇家庭院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宁静与雅致。诗中的“御沟”指的是宫廷内的河流,其潺潺流水如同天籁之音,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一丝灵动与生动。而“彤墀”则是指红色的台阶,这里的晨曦微照映衬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诗人以“群仙不烦促”形容宫中生活的悠然自得,仿佛远离尘嚣,与仙人共享清静时光。
- 关键词释义
- 御沟:指流经皇宫的河流。
- 细无声:形容御河水声细微,如梦如幻。
- 彤墀:红色台阶,此处指皇宫内的台阶。
- 晓气清:早晨的空气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群仙不烦促:意指宫中生活闲适,没有世俗纷扰。
- 寻芳:寻找美好的景致或物品。
- 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通过拔除草茎比谁的草更长。
- 新煮青筠稻米香:形容新鲜的米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 独 {尔虫}薄罗光:描述一种轻盈透明的衣物在阳光下闪烁。
- 诗歌鉴赏
此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内端午佳节的宁静与美好。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御沟”、“彤墀”、“群仙不烦促”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 结语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是苏辙于宋神宗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端午节以及节日氛围的美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