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
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
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
遥想彼居人,状类麇鹿窜。
何时遂平定,戍卒从此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遥想彼居人,状类麇鹿窜。何时遂平定,戍卒从此返。
译文:
江水越来越急,民间语言也逐渐变了。江岸宽阔视野开阔,远处山峦连绵不断。瘴气弥漫一片苍青,太阳却温暖如春。山峰像悬崖峭壁一样险峻,草木稀疏枯干不长。想象着那些住在夷中的百姓,他们的样子就像野兽在森林中窜逃。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乱?戍边士兵就可以平安返回家乡。
赏析:
首句“江流日益深”,是说江水越来越急,民间语言也逐渐变了。这句起兴,为下面描写夷州之乱作铺垫。江流之急,说明战争的残酷;民间语言的变化,反映出人民痛苦和不安。次句“岸阔山尽平”,写夷州之战后,江岸辽阔,视野开阔。三、四句“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写瘴气弥漫,气候寒冷。五、六句“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以拟人手法写群山险峻,草木枯槁。七八句“遥想彼居人,状类麇鹿窜”,想象夷州的人们如何狼狈不堪地逃离家园。九、十句“何时遂平定,戍卒从此返”,表达作者对战乱结束的期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江水越来越急,民间语言也逐渐变了。江岸宽阔视野开阔,远处山峦连绵不断。瘴气弥漫一片苍青,太阳却温暖如春。山峰像悬崖峭壁一样险峻,草木稀疏枯干不长。想象着那些住在夷中的百姓,他们的样子就像野兽在森林中窜逃。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乱?戍边士兵就可以平安返回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给当地民众带来深重灾难的诗。开头两句写江水日益汹涌、战事日益紧张,而当地民众则因战乱而生活困苦、言语变化。第三句写战后江边视野开阔,景色宁静。然而紧接着的四句又写出了战后的荒凉景象:群山险峻、草木枯萎、气候异常。末两句抒发了诗人渴望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