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从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从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江流浩浩群动息
解析:此句描绘了江流广阔、水流不息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静谧,所有动物都在沉睡。
翻译:江水流动,浩荡无垠,所有的动物都安静下来休息了。
2. 琴声琅琅中夜鸣
解析:此句通过“琅琅”形容琴声清脆悦耳,而“中夜鸣”表示琴声在夜晚持续发出,可能伴随着月色和星辰的映照。
翻译:夜晚,琴声清澈响亮,仿佛与星光相映成辉。
3. 水深天阔音响远
解析:这句描述江水深广,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给人一种空旷和深远的感觉。
翻译:江水深邃,天空辽阔,声音远远传开。
4. 仰视牛斗皆从横
注释:“牛斗”指北斗星,古人以之为时间的象征;“从横”形容星星闪烁不定的样子,暗喻时间的流逝。
翻译:抬头望向星空,北斗星闪烁不定,仿佛时间也在流转。
5. 昔有至人爱奇曲
注释:“至人”是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特指那些对音乐有着极高追求的音乐家或学者。
翻译:很久以前,就有位高超的音乐家痴迷于美妙的乐曲。
6. 学之三岁终无成
注释:学习了很长时间,最终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
翻译:尽管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去学习,但仍然没有掌握到什么。
7. 一朝随师过沧海
注释:“沧海”是大海的意思,此处比喻广阔的领域或未知的知识领域。
翻译:某日我跟随师父一同跨越了浩瀚的大海,进入了一片未知的世界。
8. 留置绝岛不复迎
注释:在一座孤岛上停留,不再返回。
翻译:在那片无人的岛屿上,我留下了,再也不想回去了。
9. 终年见怪心自感
注释:经历了许多奇异的事情后,内心产生了深刻的感受。
翻译:每年经历各种奇异之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10. 海水震掉鱼龙惊
注释:海水因某种原因剧烈震动,使得水中的生物受到惊吓。
翻译:巨大的海浪突然袭来,使水中的鱼龙都感到惊慌失措。
11. 翻回荡潏有遗韵
注释:“荡潏”形容波涛起伏的样子,“遗韵”则指音乐留下的余韵。
翻译:波浪翻腾,余音绕梁,仿佛音乐还留在耳边回荡。
12. 琴意忽忽从此生
注释:“忽忽”形容心情愉悦,轻松自如的样子。
翻译:自从那次奇妙的经历后,我对琴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心境也变得更加开朗。
13. 师来迎笑问所得
注释:师父来访,带着笑容询问学生所学到了什么。
翻译:当我回到师父身边时,他微笑着问我学到了什么。
14. 抚手无言心已明
注释:虽然无言回应,但内心的答案已经明了,无需言语表达。
翻译:面对师父的问题,我默默点头表示我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
15. 世人嚣嚣好丝竹
注释:“嚣嚣”形容喧嚣,“丝竹”是古代乐器中的弦乐部分。
翻译:外面的人们都热衷于演奏各种华丽的弦乐,对此津津乐道。
16. 安知江琴韵超绝
注释:他们怎么知道我的琴艺能胜过其他人呢?
翻译:他们又怎能知道,我的琴艺已经超越了他们的预期?
17. 摆耳大笑不肯听
注释:听到这种言论,我忍不住放声大笑,对他们的偏见毫不在意。
翻译:听到他们对我技艺的评价,我忍不住放声大笑,并不理会他们的嘲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音乐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转变和成长。从一开始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到后来的顿悟和超越,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追求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江流浩浩”、“琴声琅琅”、“水深天阔”,以及“沧海”、“牛斗”、“鱼龙”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诗中的对比(如“昔有至人”与“世人们”)也揭示了作者与外界的反差和自我认知的转变。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