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赏析】
滟滪堆:指四川奉节县瞿塘峡口的一块巨石,因江水激荡而经常翻滚,故又名“瞿塘石”。
夏禹:即大禹,相传是夏代的开国君主。
深根百丈无敢近:深扎根,百丈高,没有敢接近它的。比喻地势险恶,使人望而生畏。
落日纷纷凫雁来: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一群大雁飞来栖息在石头上。这是说,这里的风景美丽,吸引了许多游人。
磊落:形容人豁达开朗。
崔嵬:高峻的样子。
古碑:指唐代诗人李白所书《蜀道难》中的诗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风雷:风雨雷电,喻险境。
【注释与赏析】
滟滪堆在长江中,形似屏风,高耸入云。传说它由夏禹、大禹父子治水时凿成。夏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当他从梁山(今湖北宜昌东)登岸登上这个山头时,他看到山势十分险峻,便下令在这里立石堆作为标志,以警示人们。后来,有人把这块石头凿成了一尊大佛,这就是现在的瞿塘关。
滟滪堆虽不大,但形势极为险要。它位于瞿塘峡口,是长江三峡中最狭窄的一段,两岸高山陡峭,峭壁千仞,江流湍急,浪涛汹涌。因此,滟滪堆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这首诗就是描写了滟滪堆的景色和险情。诗的开头两句写滟滪堆的雄伟壮观,以及它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接着两句写滟滪堆的高耸入云,令人敬畏。最后两句则是写诗人站在滟滪堆上,面对这壮丽的自然景观,不禁感慨万分。
【译文】
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