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竹丛间,那复厌竹远。
风庭响交戛,月牖散凌乱。
尚恐昼掩关,婵娟不长见。
中堂开素壁,萧飒起霜干。
随宜赋生意,落笔皆葱茜。
根茎杂土石,枝叶互长短。
依依露下绿,冉冉风中展。
开门视丛薄,与此终何辨。
【注】
君:对对方的敬称。萧飒:风吹草木发出的响声,这里指秋天的风声。丛薄:草木丛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子的诗。首四句写竹子生长环境,后七句写竹子的特点。竹本无心,而诗人却赋予它“有心”,这就突出了诗人对竹的喜爱之情。此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全篇以“竹”为中心,层层展开,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首联“虚堂竹丛间,那复厌竹远”,意思是说竹子长在空旷的院子里,那又怎么会讨厌竹子呢!这两句的意思是:竹子生长在空旷的院子,那又如何讨厌竹子呢?这一句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
次联“风庭响交戛,月牖散凌乱”。意思是说风儿吹过竹林发出声响,月光透过窗户映照下来,竹叶纷乱地摇曳着。这一句描绘了竹林夜晚的景象,表现了竹子的生机勃勃和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联“尚恐昼掩关,婵娟不长见”。意思是说还怕白昼被关闭门窗,美丽的月亮总是不能看见。这一句是写竹子的美丽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联“中堂开素壁,萧飒起霜干”。意思是说中堂敞开洁白的墙壁,寒气从窗子透进室内,使霜打的竹子更加显得清瘦。这一句描绘了中堂的景色,表现了竹子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第五联“随宜赋生意,落笔皆葱茜”。“竹有筠、箨之分”,所以“随宜赋生意,落笔皆葱茜。”意思就是说竹子分出不同的品种,各有各的特点和价值。这一句是写竹子的不同品种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和欣赏。
第六联“根茎杂土石,枝叶互长短。”意思是说竹子的根茎杂生在土石间,枝叶互相交错在一起。这一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点,表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第七联“依依露下绿,冉冉风中展。”意思是说露水滋润下的竹子更显绿色,微风中竹子舒展着身姿。这一句描绘了竹子在雨露滋润和微风中的生动形象,表现了竹子的柔美和坚韧。
第八联“开门视丛薄,与此终何辨?”意思是说从门前看出去,竹林与周围的树木难以分辨。这一句是写竹林的茂密和高大,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坚韧和生命力。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