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
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
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
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

注释:在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苏轼与李常等人一同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他们从洛阳出发,经过嵩、少(山名,今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到达许昌,一共作了二十六首诗。其中十首是登上嵩山后作的。

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

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

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

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登临嵩山后写的,诗题一作《游嵩山》。诗的前六句写景,描写嵩山景色。后两句抒发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第一句“浮埃古壁上”,意思是说古代的嵩山已经布满了尘埃。第二句“萧然四真人”,意思是说四真人已经不在了。第三句“矫如云中鹤”,“矫”是形容姿态优美,“矫如云中鹤”意思是说云中的鹤显得非常优雅。第四句“犹若畏四邻”,“犹若”的意思是像,“畏四邻”的意思是害怕周围的邻居。第五句“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坐令”的意思是让,“坐令世俗士”意思是让世俗的士人感到惭愧。第六句“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勿谓”的意思是不要认为,“嵩少多隐沦”意思是不要说嵩少没有隐居的人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