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
【诗句解读】
-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 描述两座山峰相互对峙,构成山麓。
-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 游客沿着溪流寻找源头,尽管路途崎岖难行。
-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 在山深处向下看,云海茫茫,山路曲折盘旋。
-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 松树林荫森然,日光宁静,突然令人感受到世事的喧嚣和急迫。
-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 客人不畏严寒出行,而僧人则端坐不动。
-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 感叹人的生命与草木相同,都是从初生开始。
-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 佛像庄严,发髻翠绿,气势恢宏而不染尘世烟火。
-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 使得远方的客人厌倦奔波,打算在此建立家园,依靠山中的清静。
- 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
- 夜晚木鱼声声,天边星斗斜挂。
-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
- 行程有限,不可停留,走出山门后不禁叹息。
【译文】
- 两座山互相支撑着成为山的底部,溪流重重注入山谷。
- 游客追寻溪水的来源,尽管道路崎岖行走艰难。
- 在深山里向下看时,看到茫茫的云海;山路弯曲盘旋。
- 松树林幽暗而静谧,日光明亮却令人感到世界喧闹纷杂。
- 游客不怕寒冷而出外旅行,僧人静坐不动。
- 人们感叹生命如同树木草本一样短暂,所处的位置都源于最初的生长。
- 佛像庄严肃穆,绿色的头发和翠绿的发髻,气度恢宏却不沾染俗世的尘埃。
- 使得远离家乡的人厌倦了奔波,想要在此建房定居,依靠山中的清静。
- 木鱼声声敲打,夜色即将到来,星辰倾斜地挂在山间。
- 行程有限不能停留,走出山门后又叹息不已。
【赏析】
这首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的诗歌,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美丽。其中“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和水流的壮观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接着,诗人又通过“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等句子,进一步描绘了游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其中“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等句子,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活在当下。同时,诗人又通过“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等句子,表达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解脱。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