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注】
子瞻:苏轼的弟弟苏辙。
铁拄杖、闽君铁杖:指杖的材质。
石坚竹破:比喻杖的材质。石坚,坚硬如石;竹破,竹子易断。
色如黑蛇气如霜:形容铁杖的颜色和气味。
提携:携带。
撞坚过崄:比喻用杖击打硬物。
柳公:作者的朋友柳宗元,因被贬为永州司马而自号“柳子”。
洞庭:这里借指洞庭湖。
半酣起舞:指在饮酒时跳舞。
适意遨游:随心所欲地游玩。
日千里:每天走一千里路。
归来:回到故乡。
海外苍茫空自记:指在海外漂泊,只有自己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诗人以铁杖比作友人,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之情。全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的坚毅、自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
诗人以铁杖为喻,赞美了友人的品质。他认为铁杖虽然坚硬如石,但是竹子却容易折断,因此不能作为行路的工具。相反,他更欣赏那些轻便而又坚韧的木质杖,因为它们可以陪伴着我们走过漫长的道路。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既揭示了杖材的重要性,又表达了对友人品质的赞赏。
诗人又以铁杖为喻,祝愿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一帆风顺,勇往直前。他用“撞坚过崄”这个词语来形容铁杖击打硬物的情景,寓意着希望友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同时,他也祝愿友人能够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能够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勇气。
诗人又以铁杖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许。他认为友人虽然年纪已老,但是仍然保持着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他希望友人能够继续前行,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束缚。同时,他也期待友人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度过人生的风雨历程。
诗人以铁杖为喻,祝愿友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认为铁杖可以为友人提供力量和支撑,让他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进。同时,他也希望友人能够珍惜这份友谊和支持,不断努力和进步。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通过铁杖这一意象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之情。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