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闭不开,乌鸟相呼乐。
晨晖转帘影,微风响松末。
喧哗适已定,寂历方有觉。
人生竟何事,外物巧相缚。
当时不自悟,已过空成怍。
耕耘亦何苦,游宦殊自恶。
弃彼既已误,就此良应错。
谁能即两忘,随缘更无作。
【注释】
- 试院: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唱酬十一首:即《送别十一首》。
- 重门闭不开:重重的门关着,不打开。
- 乌鸟相呼乐:乌鸟鸣叫欢聚,相互呼唤。
- 晨晖转帘影:朝阳的光辉映照在帘子上。
- 微风响松末:微风拂过松枝发出响声。
- 喧哗适已定:喧闹嘈杂声已经平息。
- 寂历方有觉:寂寞冷清才感到。
- 外物巧相缚:外在的事物巧妙地束缚着自己。
- 当时不自悟:那时自己没有觉悟。
- 空成怍:白白地惭愧了一回。
- 耕耘亦何苦:辛勤劳作又何苦?
- 游宦殊自恶:在外为官却厌恶自己的所作所为。
- 弃彼既已误:放弃它已经是错误的了。
- 就此良应错:就该在这里错下去。
- 谁能即两忘,随缘更无作:谁能做到彻底遗忘,随遇而安,不再执着于任何事物!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人生哲理的绝句。诗人以“试院唱酬”来表达对仕途人生的思考。全诗以问答形式,抒发出人生在世的困惑与迷茫,以及对于解脱之道的追寻和渴望。
首联“重门闭不开,乌鸟相呼乐。”是说重重的大门关得紧紧的,鸟儿们互相呼唤着,欢快歌唱。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鸟鸣的景象,形象表达了人世间的喧嚣繁华,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引出下文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颔联“晨晖转帘影,微风响松末。”描述了清晨时分,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室内,轻风拂过松林,树叶沙沙作响的景象。这里描绘的是宁静、和谐的画面,但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空虚和迷茫。
颈联“喧哗适已定,寂历方有觉。”是说喧闹嘈杂声逐渐平息,内心才开始感受到寂寞冷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孤独中感受生命的价值。
尾联“人生竟何事,外物巧相缚。”是说人生究竟追求什么呢?被外在事物的纷繁复杂所束缚。这里的“人生”指的是世俗的人生,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通过描绘鸟儿鸣叫、阳光洒落、清风拂过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追寻。诗人在喧嚣与孤独、纷扰与宁静之间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