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虏忘君恩,战鼓惊四隅。
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
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
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馀。
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而作的,共二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羌虏忘君恩,战鼓惊四隅。
羌虏:指吐蕃等少数民族。羌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各族的总称。
范仲淹在庆历四年(1044)出知延州、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抵御西夏的侵扰,并取得过重大胜利。羌虏忘君恩,意谓吐蕃人忘却了宋朝皇帝对他们的恩德。这里用“忘”字,表明吐蕃侵略者不念旧恶,肆无忌惮地来犯。
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
边候失晨夜,意谓边境上的侦察人员已经失去了警戒。
骑驿驰中涂,意谓巡逻的骑兵在路上奔跑。
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
诏书:诏令;诏书止,停止的意思。穷征:竭尽兵力,全力征伐。
诸将:指将领和部属。这里是说,朝廷已下令停止全力征伐,让将领们去守卫边疆。
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馀。
敌微:敌人力量薄弱。
师竞:各军争相出战。
力无馀:力量不足。
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防边:防守边疆。未云:没有说。
居:住,这里指居住。
愧:惭愧。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范仲淹去世后,他因怀念范公而写下这首次韵诗。全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