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穫中自愧。
馀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注释】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天惟不穷人:上天不会使人们过于贫困。
麦干春泽匝:麦子在春天得到滋润。
禾槁夏雷坠:禾苗在夏天因干旱而枯萎。
廪实真不继:仓库粮食实在不足以维持生活。
我穷本人穷:指作者自己贫穷,无法为百姓提供帮助。
得饱天所畀:能得到天的赐予和恩惠。
夺禄十五载:失去俸禄十五年。
颍川涘:颖水岸边。
躬耕力不足:亲自耕种时力气不足。
分穫中自愧:将收获的谷物平均分配后感到惭愧。
馀功治室庐:剩余的功劳用来建造房屋。
弃积沾狗彘:抛弃积攒的财物像喂猪狗一样随意使用。
久养无用身:长期养育无用之人。
未识彼天意:不明白天地的用意。
【赏析】
《夏至后得雨》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七绝诗。此诗通过描述农民盼望下雨的心情及对朝廷的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全诗以“夏至”作为引子,从天气的变化到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再到对朝廷政策的批评,层层深入,情感表达丰富而深刻。
诗的首句点明了夏至之后,天气开始变得炎热干燥,人们期待一场及时雨的到来。接着,诗人描绘了农田在干旱季节的景象,麦子在春天得到滋润,而禾苗在夏天因为缺乏水分而枯萎。这种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人们的无奈。
第二句进一步强调了旱灾对农作物的影响,指出即使丰收也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使得粮食储备难以为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严峻性。
第三句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处境,他因失去官职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在田间辛勤耕作,却因体力不足而感到惭愧。这种个人境遇与国家大事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第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政策的看法,认为朝廷应该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财政收入。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时代的一种感慨,作者认为人们长期被压迫、无所作为,不知道天地的真实用意。这种感慨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述和个人处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