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一玺十五城,百二十城当八玺。
元日临轩组绶新,君臣相顾无穷喜。
九鼎峥嵘夏禹馀,八玺错落古所无。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惯空惊呼。

【注释】

八玺: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金铸成的八个传国之宝。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

临轩组绶:皇帝临朝听政时所佩带的玉佩。

峥嵘:高耸的样子。

今人笑:指后代的人嘲笑前人的愚昧。

父老:老人。不惯:不熟悉。

惊呼:吃惊地喊叫。

【译文】

一个秦人拥有一枚传国玉玺就能统治十五座城池,百零二个秦人拥有八枚传国玉玺就能统治一座城池。

元旦那天,皇帝临朝听政,佩带着新近铸造好的玉佩,君臣们互相看着,都感到无限的喜悦。

夏禹铸造九鼎,是古代最高的礼器,而如今却只有八个传国玉玺了。

古时候的人们认为这是奇谈怪论,现在的人却以此为笑料,甚至于连老人也感到惊讶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讽刺秦始皇的。诗的前两句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铸造了八块“传国玺”,分赐给他的大臣和地方官。每有大事,都要用玺来表示认可。由于这八玺是秦始皇亲手铸造的,所以当时人们就称这八玺为“传国之宝”。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把八块传国玺比喻成一国的疆域,从而表达了对秦皇暴政的憎恶。

第三句写元旦那天,皇帝在朝廷上举行大典,佩着新制的传国玉玺,君臣们都感到非常高兴。“当”字说明皇帝拥有这么多的国土,都是靠这八颗传国玉玺得来的。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传国玉玺”的重要。

最后两句是讽刺之笔。诗人说:现在虽然只剩下八块“传国玺”,但是夏禹时代那种最高级别的礼器——九鼎早已不存在了。而那些曾经认为“奇谈怪论”的古人,如今也被当作笑话,就连年事已高的老人家也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讽刺辛辣有力,形象生动鲜明,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