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
想见十年后,檐前蔚苍苍。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咏柏诗。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描绘了柏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柏树的怜惜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稚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稚柏(年轻的柏树)像婴儿一样,慢慢地长到了三尺高。
-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把柏树的根部移到山涧的石头上,树干对着华丽的殿堂。
-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在重露滋润下,柏树的枝叶得到充分的滋养,清风拂过它时而低吟,时而高歌。
-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我老了,受不了寒冷,而你却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忍受住严寒。
-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我早晚都在望着你的成长,时刻关注着你的生长情况。
-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我知道我不是老人,你可以进入子孙辈中,继续发扬光大。
- 想见十年后,檐前蔚苍苍。——想象十年后的那一天,你将长得郁郁葱葱。
-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人来人往时,他们会笑着看你,并且会背诵我的这首诗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柏树生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用“稚柏如婴儿”来比喻柏树的年轻和生机勃勃,用“冉冉三尺长”来形容柏树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通过描述柏树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态,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