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婴儿,起晏睡常早。
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倒床作龟息,逡巡辄复觉。
隔门灯火明,仿佛闻语笑。
杯棬相劝酬,往往见讥诮。
披衣坐跏趺,衰老当自了。
室空窗亦虚,半夜明月到。
老卢下种法,从古无此妙。
根生花辄开,得者自不少。
要须海底行,更问药山老。
诗句解读及赏析
1. 早睡
老人如婴儿,起晏睡常早。
- 解释: 这里描述了一种理想状态,即老年人应像婴儿一样,早起晚眠,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2. 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倒床作龟息,逡巡辄复觉。
- 解释: 描述老人使用的粗毡和薄絮被子,以及他独自享受睡眠的情景。但很快,他就会被惊醒,反映了老年人的睡眠问题。
3. 隔门灯火明,仿佛闻语笑。
杯棬相劝酬,往往见讥诮。
- 解释: 老人在夜晚醒来时,能听到门外的灯光和他人的交谈声,这使他感到温暖和安慰。然而,外界的声音也让他感到困扰,因为他可能误解为有人在嘲笑他。
4. 披衣坐跏趺,衰老当自了。
室空窗亦虚,半夜明月到。
- 解释: 老人起床后,穿上衣服坐在地板上打坐冥想,认为衰老是自然的过程,无需过多忧虑。同时,他也观察到房间空旷,窗户也显得空洞,但明亮的月光依然照进房间。
5. 老卢下种法,从古无此妙。
根生花辄开,得者自不少。
- 解释: 这里的“老卢下种法”指的是一种古老的种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植物的根部能迅速开花,而且不需要太多的照料。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赞美自然的神奇和简单。
6. 要须海底行,更问药山老。
7.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老年生活场景:早晨晚些起床,使用柔软的床上用品,享受宁静而舒适的睡眠;夜晚听到门外的谈话声,感到温馨与安慰。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老年人生活态度的赞赏,强调了自然、简单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诗中使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如“龟息”、“孤枕”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