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崆峒帅府开,尚书元是济川材。
才看剑履从天下,倏见旌旗照海来。
兵卫半年虚抱戟,公堂今日共衔杯。
文昌暂照东南地,已觉光辉近上台。
【注释】
宴留:作者送别友人,在宴席上作诗。
坐对崆峒帅府开,尚书元是济川材。
才看剑履从天下,倏见旌旗照海来。
兵卫半年虚抱戟,公堂今日共衔杯。
文昌暂照东南地,已觉光辉近上台。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词。上片写送别之际的情状和惜别之意。
“坐对崆峒帅府开,尚书元是济川材。”首句点题,交代饯别的场合。“坐对”表明与送别对象平起平坐,平等相待;“崆峒帅府”指唐代节度使的府第,这里代指饯别的场所;“尚书”是当时官职的一种称谓,指主宾或赠别者自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和你坐在同一座府邸里,你原是个济世安民的人才,现在要随军征战去西北了。
“才看剑履从天下,倏见旌旗照海来。”次句承接上句,进一步写惜别之情。“才看”与“倏见”,一个表示时间之短,一个表示变化之速;“剑履”和“旌旗”都是古代仪仗,前者指将军所执的宝剑和鞋子,后者指军中旗帜;“从天下”指统率三军;“照海来”则形容旌旗之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刚看到你像将军一样率领部下在天下征战,突然之间又看到你率领着大军从海上驶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写出了送别之时的场面之大,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兵卫半年虚抱戟,公堂今日共衔杯。”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饯别时的情景。“兵卫”即卫兵,指军队中的守卫;“半年”表示一段时间;“空抱戟”意思是手中空空地握着武器,没有作战能力。“公堂”指饯别宴会的场所;“衔杯”指举杯劝酒。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分别有段时间了,但今天在这里又重新聚首,一起喝酒庆祝。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饯别的热烈气氛,也表现出诗人对这次离别不舍之情。
“文昌暂照东南地,已觉光辉近上台。”末联以想象之辞收束全词,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文昌”即文昌星,古人认为它象征文运,能照耀四方;“已觉光辉近上台”,意思是说,你的文采光芒已经接近到朝廷之上。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光芒虽然暂时照耀到了东南之地,但不久之后就会照耀到朝廷之上。
整首词以送别为题材,通过描写饯别时的场面、气氛,以及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剑履”、“旌旗”、“虚抱戟”、“空抱戟”等,使整个作品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此外,这首词还体现了唐代文学的特点,即注重声韵和谐,语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