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
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
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
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

【注释】

修蟒:蜿蜒曲折的盘山小路。伏鳌:像伏在岩石上的巨鳌。

树从何代有:这棵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已很难考证了。

好古嗟生晚:喜欢古代文化的人,感叹自己生得太晚了,无法领略到古人的文化成就。

王孙:旧时贵家的子弟或贵族子弟。此处指隐居山林的士人。

【赏析】

《中隐堂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全诗以“中隐堂”为题,通过对山水、树木、人物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这是对中隐堂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描绘。其中,“修蟒”指的是蜿蜒曲折的山路,如同一条盘旋上升的大蛇;“伏鳌”则是指山坡上像一只巨大无比的巨鳌般巨大的石头。这两处景象既展示了中隐堂周围的山水之美,又暗示了隐逸生活的氛围。

颔联“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这里,诗人通过询问“树”和“人”这两个事物是从何时开始生长的,来表达对中隐堂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中隐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其周围环境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颈联“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早接触这些文化而感到遗憾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忙碌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厌倦,渴望能够找到一种宁静的方式来放松身心。

尾联“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这是对诗人自己身份的隐喻。在这里,“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或士族子弟,而“早归隐”则意味着他们早早地离开了官场,选择了隐居生活。而“尘土污君袍”则暗示了他们在隐居生活中可能会受到世俗的影响和干扰,从而无法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忙碌生活和世俗诱惑的反思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