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
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
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
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游大秦寺四首》
【注释】
翠壁:青翠的山崖。
何年:何时。
雷雨穿:形容风雨交加,云雾弥漫的景象。
光摇:光线在岩石上摇曳不定。
岩上:指岩石上的寺庙。
龙应:佛教传说,龙为护法神,故称龙王。
宝眠:指龙王所守护的珍宝。
孤石:指岩石上的石头。
危坐:指盘膝端坐在岩石上,进行禅修。
僧禅:指僧人的禅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述了游历大秦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秦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
首联“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描述了大秦寺所在之地的险峻和神秘。诗人通过对翠壁和雷电的描述,展现了大秦寺所在的环境之幽静和壮观,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景象的敬畏之情。
颔联“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则进一步描绘了大秦寺的宏伟和神秘。岩上寺的光影交错,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这种景象让人感到震撼,同时也让人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的遐想。
颈联“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诗人通过想象,将自己比作一位仙人,想要去探寻龙王所守护的珍宝。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尾联“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诗人再次回到现实,感叹自己无法像僧人那样在岩石上进行禅修。这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同时,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也被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