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废来久,有弟忽相求。
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
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世事江声外,吾生幸自休。
【译文】
经过很长时间才得到子由的信,有弟弟忽然来求书。门外三竿日头高挂,江口一叶秋风吹过。萧疏悲凉白发,漫浪散尽穷愁。世间之事在江声之外,庆幸我生得自由自在。
【赏析】
此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给弟弟苏辙的一封信。信中说:“久别之后,忽获佳书,喜不自胜。”苏轼与弟苏辙情笃,兄弟二人相知甚深。
首联“经过废来久,有弟忽相求”,言自己远离家乡已经很久,有弟突然来信索要书信,这使苏轼十分惊喜,于是提笔作答:“过海得子由书”。这里,“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苏轼用“子由”称呼他,可见他们之间的亲昵关系;同时,“子由”也暗合了作者的“东坡”,因为东坡先生就是苏轼的号。“废来久”指长时间未见面,“有弟忽相求”表示兄弟久别后突然来信。
颔联“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写收到书信后的欣喜之情。“三竿日”即太阳偏西,表明时间之久,诗人久久地盼望着消息的到来,此时终于等到了。“江关”是长江渡口,此处借代长江,点明诗人所处之地为长江渡口。“一叶秋”指秋天的落叶,此处借指秋风。秋风瑟瑟,落叶飘零,诗人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兄弟,不禁生出无限思念之情。
颈联“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描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萧疏悲白发”是说诗人看到自己的头发已经稀疏、发白,这是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象征。而“漫浪散穷愁”则是指诗人内心无尽的愁苦,如同江面上的波浪一样无法平息。这句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外貌和内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世事江声外,吾生幸自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江声外”指的是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只关注眼前的江水声。“吾生幸自休”则是说自己的人生虽然遭遇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幸好还有这样的宁静和闲适。这里的“休”字有停止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是一首抒写离愁别绪、抒发内心苦闷和无奈之作,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