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着行。
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漫去乡。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注释】
商州:今陕西商县,位于秦岭北麓、汉水南岸,是唐时的重要军事据点。
著书:指写作诗文。
王城:即京师,泛指京城。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夏秋之交。子由时任尚书刑部侍郎,得告不赴任而归,诗人闻讯后写此诗相赠。
首联“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着行”,言病中听说你免去了去商州的差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信使飞过天空。商州在秦岭北麓汉江以南,距京师长安不远。子由此次被召,当是奉诏赴阙,所以诗中说“商”。诗人用“旅雁”比喻信使。
颔联“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写与子由久别重逢的欣喜之情。“官爵”指官职和爵位,这里指仕途的升迁。“思归苦觉岁年长”,意谓离京太久,思念故乡,时光过得太慢。
颈联“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漫去乡”,言写作诗文可以有很多闲暇时间,但作为从政的人却不能白白地离开家乡,没有功劳就不能回乡。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是对官场的讽刺。
尾联“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言唯有京城最适宜隐居,像万丈波涛一般,一个人藏在其中。诗人以“王城”代指京城。
【评析】
《宋史》本传称:“轼谪居黄州,作诗数百首,识者以为文过其实。”这首诗就是他在黄州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念往昔岁月之悠悠兮”句,此处又云“思归苦觉岁年长”,可见他一直在怀念京都,渴望重返朝廷。
“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漫去乡”二句,表面看来似为矛盾,实际上是对朝中权贵的讽刺。苏轼一生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他却多次遭到贬谪,其原因是朝廷中一些权贵对他心怀不满。他的这种感慨与怨愤,在这首小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二句,既是对友人的劝慰,又是对自己处境的感叹。他希望好友能早日得到重用,也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归朝廷,施展抱负。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