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君诗似岭云,从来不许醉红裙。
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见轻桡破浪纹。
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座灌将军。
晚风落日元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
【注释】
君:这里指诗人。
霭霭(ǎi ǎi):形容云气浓密。岭云:指山间的云雾。
野屐(jī):野外的草鞋,泛指平民百姓穿的布鞋。山翠:指山林中的绿色。
袁彦道:袁宏道,字子才,号破研老人、玉水散人等。他与汤显祖并称“玉茗堂二谭”,为明末著名文学家。灌将军:即灌夫,西汉时名将。为人慷慨好施,任颍阴侯时,因得罪窦皇后,被流放到边塞。
晚风落日元无主:意为夜幕降临,湖面没有月光,一片宁静,仿佛没有人居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周邠的邀请下,陪同数位僧人同去北山游赏,听到岸上歌声笑语而作的。诗人以诗来酬答友人的盛情,于是和了两首诗。
首诗起句写景,用笔细腻,形象生动。“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点出游兴所起。“北山”是当时文人雅集的好去处,诗人在这里泛舟游湖,与周邠长官以及众僧同乐,自然别有一番情趣。“闻堂上歌笑声,因和二首。”这两句是说,诗人听到湖中传来的笑声,便写了两首诗来酬答友人的盛情。“和”就是应和,即仿效或模仿的意思。“时周有服”,意思是说这时周邠正在服丧期间。“服”,古汉语中指穿孝服,这里指守孝。
颔联两句写景,笔触细腻,意境深远。“惟见轻桡破浪纹。”意思是只见轻轻划动的船桨击破波浪留下的细纹。“野屐”两句写山间景色。“野屐”即野外的布鞋,“山翠”指山林中的青翠景色。“惟”通“唯”,仅见。“野屐穿山翠”句意为只见穿着野鞋的人踏着山间的青翠。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游人在山中小道漫步的情态,又写出了山间景色清幽美丽的特点。
颈联两句写友情。“颇忆呼卢袁彦道”,意思是说记得袁彦道曾说过:酒席上有我,就大声呼喊:“某某某来了。”这句意谓:还记得袁彦道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吗?“难邀骂座灌将军”,意思是说:难以邀请到灌将军那样豪爽的人。“灌将军”即灌夫。据《汉书·灌夫传》,灌夫性刚强直,好饮酒,喜击剑,喜欢结交朋友,但为人傲慢。有一次他在宴会上喝醉后,大骂起主人,主人十分生气地把他赶了出去。后来,他因为被人诬陷而自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难得再遇到像灌夫那样的豪爽的朋友了。
尾联两句写赠答之意。“晚风落日元无主”,“元”同“原”,意为傍晚时分。“无主”指没有主人,即无人居住。“不惜清凉与子分”,意思是说不怕天气凉快,愿意与你共享这份凉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请我喝酒,我愿意与你共同分享这份清凉。这两句是说:你请我来喝酒,我愿意与你共同享受这份清凉。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友人周邠的邀请下,诗人陪众僧同游北山,听到湖中传来阵阵歌声笑语,于是写下了这首酬答之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盛情的谢意,又表现了对山水之美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