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田园辄自招,倦飞不拟控扶摇。
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
老去尚贪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
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首先读懂原诗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定出与试题相关的信息,再进行比较、分析,并在答题过程中注意运用相关术语作答。
(1)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诗人从昌化双溪馆下来,在溪边散步寻找溪水的源头。
(2)
“至治平寺,二首”“倦飞不拟控扶摇”:诗人到达治平寺,写了这两首诗。“倦飞不拟控扶摇”,意思是:我厌倦了官场的浮华生涯,不想再像庄子那样逍遥于天地间。
(3)
“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璋解立苗”:诗人疑惑杨恽不是在种豆,又怀疑刘璋不会种田。
(4)
“老去尚贪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年老的时候还贪恋着彭泽的粮食,梦中常常回到锦江桥。
(5)
“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在宦海里漂泊不要做无家可归的客人,全家族都悬系着你,如同细腰美人一样。
【答案】
①第一联“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昌化双溪馆”,是作者任处州知州时所建,位于今浙江开化县。②第二联“倦飞不拟控扶摇”,“倦飞”,指辞官隐居;“扶摇”即旋风,比喻仕途的升迁。③第三联“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杨恽”,汉代人,因事获罪,流放到交趾。“刘章”,三国时期蜀汉人。④第四联“老去尚贪彭泽米”,“彭泽”,今江西鄱阳。⑤第五联“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宦游”,指为官。“细腰”,指古代宫中女子束腰,以细为美。⑥最后一联用东汉梁冀的故事警示自己,不要做那些没有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