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化何时取众香,法筵斋钵久凄凉。
寒蔬病甲谁能采,落叶空畦半已荒。
老楮忽生黄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
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
【注释】
参寥师:僧名。行园中:在园中散步。黄耳蕈(xìn 辛):一种菌类植物,味美而香浓。遣化:指僧人的修行。何许(hé xǔ 何许人):哪里?众香:各种香味。法筵斋钵(jian bō jiǎ bò 斋钵):和尚的法座和供具。凄凉:寂寞冷落。寒蔬病甲:形容蔬菜长势不好,叶子枯黄。病甲:病叶。谁能采:谁还敢采摘?落叶空畦:指菜园里光秃秃的一片。“空”字用得极妙。半已荒:一半已被野草侵占了。老楮(chǔ chu 楮叶)忽生黄耳菌(yín gù yǐn róng 茵茸):忽然长出了黄色的蘑菇。故人:老朋友。兼致:又送。白芽姜:嫩姜。萧然放箸东南去:意谓放下筷子,向东南方向走去。放箸:放下筷子。萧然:形容心情舒畅、闲逸的样子。东南:这里指南方,即故乡。春山笋蕨乡:春日的山林中是竹笋、蕨菜生长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842年(唐宣宗大中二年)冬,诗人与参寥禅师同游西湖时所作。前四句写诗人对老僧参寥深表仰慕之情;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僧的思念以及离开故乡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