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海螯要共诗人把,溪月行遭雾雨霾。
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

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海螯要共诗人把,溪月行遭雾雨霾。

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

注释:

  • 泛舟城南:指的是在城南的地方乘船游历。
  • 会者五人:指的是与会的人共有五个人。
  • 分韵赋诗:指按照诗韵的规律进行创作。
  • 苦热诚知处处皆:意即炎热确实无处不在。
  • 何当危坐学心斋:意思是何时能安然坐着学习心斋(一种道家修身养性的方法)。
  • 海螯:这里指大螯,是螃蟹的一种,也用来比喻事物。
  • 溪月行遭雾雨霾:意思是溪边的月亮行走中遇到雨雾和雾霾。
  • 乡国飘零断书信:意即家乡国家四处漂泊,书信断绝。
  • 弟兄流落隔江淮:意即兄弟两人四处漂泊,相隔很远。
  • 便应筑室苕溪上:意思是应该在那里建造房屋。
  • 荷叶遮门水浸阶:形容门前长满了荷叶,雨水渗透到了台阶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日游湖的情景之作,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苦热诚知处处皆”,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感受,强调了炎热无处不在的事实。这种表达方式直截了当,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句“何当危坐学心斋”,则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何时能安然坐下来学习?”这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渴望,更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第三句“海螯要共诗人把”,则是对前两句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在这里,作者将螃蟹与诗人相提并论,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相似性——都是生活中的一份子,都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接下来的诗句,“乡国飘零断书信”,描述了家乡国家的四处漂泊和书信断绝的无奈。这种情感表达深刻而感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后两句“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则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他希望在苕溪之畔搭建一座小屋,门前是一片荷叶覆盖的庭院,雨水从台阶上渗透下来。这种描述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荷香,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