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
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辞中路伺渊明。
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已成。
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译文

十年前你我身在朝廷,却未能相见,如今想与你一同赋诗咏菊。

只要能够像陶渊明那样,哪怕不辞辛苦地在路边等候也好;只要能与东野先生结伴,也不在乎路途遥远。

现在你我都已远离故乡,漂泊于苕溪霅水之间,你在哪里呢?

现在你在江淮一带卜筑定居的计划已经实现,你打算在那里建房造屋吗?

千里之遥论交,只需一句话就够了。我和你的关系,不必再说什么了。

注释

次韵答孙侔:这是一首和韵诗,是苏轼对好友孙侔的回信,孙侔原诗中有”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等语,苏轼用”十年身不到朝廷”作答,表达了自己不愿入朝做官的心情。”落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故可卿,世有史夫子、范太史。’于是便不复重卿安丰,但时相戏呼’老婆丈八’而已。” 苏轼以”落英”自比,表示自己的志趣。”拜东野”出自唐代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举杯欲饮无管弦,独向郊园就衰颜。……” 苏轼用”拜东野”表达自己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伫立东路”出自唐代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苏轼用”伫立东路”表示自己在江边等待友人的深情厚意。

舣舟苕霅:停泊在苕溪霅水之间,”舣舟”即船停泊的意思,此处指诗人停船在苕溪霅水之间。

卜筑:筑屋定居的意思,此处指诗人在江淮一带定居下来。

盖:盖字在这里用作助词,表示强调作用,相当于“只”。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苏辙正贬官黄州,苏轼则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二人虽同受打击,处境不同,但彼此关心,友情深厚。苏轼写此诗,旨在安慰他,鼓励他安心任职,不要因政治上的失意而灰心丧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