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裤,使君先已洗樽罍。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送贾讷倅眉二首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当年苏轼入四川时感叹自己徒劳往返,未曾见到心中的峨眉山。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无奈的情感。
童子遥知颂襦裤,使君先已洗樽罍。
童子(指贾讷的子弟)知晓主人的心意,而使君(指贾讷)早已洗净了酒杯和杯具。描绘了对友人深情厚意的期待,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与关怀。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鹿头北望,应当能遇到归雁;人日(即人的生日),在东郊还能看到盛开的梅花。表达了对友人前途似锦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我年纪已经很大了,无法再唱起《乐职》之曲;后生们试着去寻找像李膺那样的才能。抒发了年事已高、志不得伸的无奈和悲凉。也寄语后辈,要有远大的抱负和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的一组诗作。通过对故土眷恋、友人情谊、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土、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