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雏莺在柳阴,临行呼出翠帷深。
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异日心。
趁着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
岭梅不用催归骑,截𩍐须防旧所临。
注释: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循:遵循;小鬟:年轻女子的发髻;用:采用;)
学语雏莺在柳阴,临行呼出翠帷深(学语:学说话;莺:黄鹂鸟;柳阴:绿柳成阴的地方;呼:呼唤;翠帷:绿色的帷幔;深:深处,指庭院。)
通家不隔同年面(通家:同辈;同年:同年考中的人;面:见面。)
得路方知异日心(得路:走仕途之路;异日:将来的日子;心:心意。)
趁着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趁着:抓住机会;游:游览;上苑:皇家园林;国手:高手;教新音:教授唱歌技巧。)
岭梅不用催归骑,截𩍐须防旧所临(岭梅:指山路边的梅花;催归骑:催促骑马的人回去;截𩍐:拦腰砍断树枝以助行走;须防旧所临:要防备从前走过的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送别友人的小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寄语,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首句“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意为遵循着离别前的约定,从帘幕后面唤出了那位年轻的女子。这里的“小鬟”指的是年轻女子的发髻,而“出”字则表现出了女子被唤出的惊喜和期待。
第二句“学语雏莺在柳阴,临行呼出翠帷深”,则是将女子比作学语的黄莺,在绿柳成荫的地方欢快地歌唱。这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女子的活泼可爱,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离别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气氛。
第三句“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异日心”,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这里的“通家”指的是亲如家人,而“同年面”则是指与朋友一同参加科举考试时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第四句“趁着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则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这里既写出了春天的气息,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而“要求国手教新音”则暗示了友人即将开始新的旅程,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最后一句“岭梅不用催归骑,截𩍐须防旧所临”,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提醒友人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过往的经历所困扰。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