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次韵子由三首东亭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注释:
次韵子由三首东亭 - 次韵子由的《东亭》诗。东亭: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建的小楼名,位于徐州城东。
仙山佛国本同归 - 神仙般的山峰和佛教的净土都是归宿之地,指修行者最终的归宿。
世路玄关两背驰 - 世间的道路像玄门一样神秘难测,修行者在其中奔波而无法回头。
到处不妨闲卜筑 - 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意建造小屋,享受宁静的生活。
流年自可数期颐 - 时间的流逝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可以数着它来预测老年的到来。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 从高处望去,可以隐约看到小街巷中人们忙碌的身影,那里一定有新的松树枝繁叶茂。
谁道茅檐劣容膝 - 谁说茅屋的屋檐窄小不能容身?
海天风雨看纷披 - 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之中,依然可以欣赏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和天空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好友子由的《东亭》诗的和作。东亭是作者在徐州任太守时所建,位于徐州城东。这首诗通过对东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深刻理解。
诗的前两句“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归宿之地的理解。他认为,无论是神仙般的山峰还是佛教的净土,都是修行者最终的归宿。同时,他也认为世间的道路就像玄门一样神秘难测,修行者在其中奔波而无法回头。
诗的后两句“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意建造小屋,享受宁静的生活,时间的流逝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可以数着它来预测老年的到来。
诗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通过描绘小街巷的繁忙景象和松树的生长,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的第五、第六句“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认为即使是茅屋的屋檐窄小也不能阻挡他欣赏世界的美丽,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之中,依然可以欣赏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和天空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东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