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
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
【注释】
子由:苏辙的字。筠:地名,在江西。东轩:苏辙的号。圆通慎长老:即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吷(yì):挖土。
【赏析】
本诗是作者与友人苏子容的酬唱之作,写苏轼对朋友的赠诗的回赠。
首联两句,说大圣大士没有生死之别,小儒俗人却到处求取穷通之道。“何曾有生灭”一语,出自佛家经典,意谓大乘佛教认为一切诸法皆无生灭,只有中乘佛教才主张有生有灭。“小儒底处觅穷通”一句,是说那些小儒俗人到处求取穷通之道,以求得名成利就。“小儒底处”指小儒们的地方。
颔联两句,写自己留连于庐山千山上,像风一样散播万窍之风。“偶留一吷千山上”,意谓偶然留连于庐山千山上。“吷”是挖土,这里用“吷”来形容山高峻,突出了诗人登山之劳和留连之意。“散作人间万窍风”一句,是说像风一样散播在人间。这两句话,把诗人留连于庐山千山上的心情写得很真切。
尾联两句,写诗人闻知友人圆通慎长老的化去消息后,作诗以答谢。“子由闻之”四句,意思是:苏辙听到这件事,就写下两首绝句,一首给余,一首给圆通慎长老。
【译文】
大士哪曾有过生死轮回,小儒们哪里去找穷通之道?
偶尔留在千山上采挖,像风一般散布到人间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