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注释】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次,跟随。子由,苏轼的弟苏辙的字。易水,古县名,在河北省境内。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这里指燕太子丹。投文,写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出使辽国时作。诗的前两句写送别情景,后两句写对卢龙古塞的怀古。此诗写得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首句点明送别时间,“老人”指自己。“痴钝”二字,自谦之词。“逃寒”二字,则表明送别时天气已经转寒。这两句是说,老人已感到天气转寒,而自己却仍像往常一样不辞劳苦地跟从使者去往边塞之地。诗人以一个“痴”字表现自己忠心耿耿、勤勉尽责的态度。

第二句是写告别的情景。“子复”,即子由,苏轼的弟弟。“辞行”,指告别。这一句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像以往一样,毫不推辞地跟从使者前往契丹。“理亦难”,是说这次出使契丹的困难和危险是很大的,自己虽老也难以胜任。这一句是说,尽管有种种艰难困苦,自己也义无反顾地前去。

第三句写到达目的地以后的行动。“卢龙”,指卢龙郡;“古塞”,指卢龙古塞;“投文”,指向燕王的属地递交了书信;“吊燕丹”,指凭吊燕太子丹。燕太子丹曾刺杀秦王嬴政未果,后来到匈奴寻求帮助,为燕国建立了功勋。诗人用燕太子丹的故事,来勉励自己的弟弟子由。这里既表达了对弟弟的期望,也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情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