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下面是对《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的逐句解读:

  1. 诗句: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 释义:每年的毡帐和毳毛都让北风吹得非常厉害,我经常用杜鹃鸟的叫声去询问苏轼的近况。
  • 关键词:毡毳、鴂舌、三苏
  • 毡毳:指北方寒冷的环境中使用的毡帐和毳毛。
  • 鴂舌:指杜鹃鸟的鸣叫,这里用作比喻,暗示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思念远方的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交流的场景。
  1. 诗句: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 释义:我深知自己年老体弱无用之辈,想要向君王请求赐给苏轼镜湖以安度晚年。
  • 关键词:老病、乞求、君王、镜湖
  • 老病:年老体弱,无法胜任使命。
  • 乞求:向君主请求赐予某物或权利。
  • 君王:此处泛指君主,即皇帝或者国家权力的象征。
  • 镜湖: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是一处美丽的湖泊。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弟弟的关心和对自己年老体弱无力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给予帮助的希望。
  1. 诗句:胡羊代马得安眼,穷发之南共一天。
  • 释义:北方的胡人和代牧马匹都能安心生活,不毛之地的南方也如同天空一般辽阔。
  • 关键词:胡羊、代马、安眼、穷发之南
  • 胡羊: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牲畜,这里指北方民族。
  • 代马:北方地区的马匹,这里借指北方民族。
  • 安眼:安定的眼神,这里形容北方民族的生活安定。
  • 穷发之南:指中国南方的不毛之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民族生活的安定和对中国南方边疆地区广阔天地的赞美。
  1. 诗句: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 释义:又见到你手持汉朝的符节,可以想象遥远的老人在山前哭泣。
  • 关键词:子卿、汉节、遗老、山前
  • 子卿:指的是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探险家。
  • 汉节:汉代的符节,代表汉朝的身份。
  • 遗老:指年迈的老人。
  • 山前:山的前面,这里指山丘或山坡。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疆景象,通过汉节这一象征性物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边疆老人的同情。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篇。通过对北方环境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大义的忠诚。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