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
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
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
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
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跑。
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
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
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
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
简牍仪型在,儿童篆刻劳。
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
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
般斤思郢质,鲲化陋鯈濠。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
殷勤理黄菊,未遗没蓬蒿。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共称“三苏”,是北宋著名的文坛领袖。诗题中的张安道,即诗人友人张耒,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此诗是苏轼为张耒所撰《大雅》一诗所作和韵之作。
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 《大雅》是儒家经典之一,这里指代的是诗歌。”初”表示刚开始的意思,”微缺”则意味着开始时有所欠缺,”流风”指的是流行风尚,”困”有困难之意,”暴豪”则是指那些过于强势的人。
第二句:“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 这句话中”张为词客”指的是张耒,”词客”是对诗人的尊称。”变作楚臣《骚》”则是指他的诗作被赋予了屈原《楚辞》中的悲壮风格。
第三句:“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 这里的”展转”和”纷纶”都是形容变化多端的意思,而”崩坏”和”俊髦”则是对事物衰败与人才出众的描述。
第四句:”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 这里的”地偏”和”源失”都是表达某种事物的偏离或失去。”蕃怪产”和”狂涛”则分别描绘出了一种奇异而又狂暴的景象。
第五句:”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 这里的”粉黛”和”鱼虾”都是比喻人的行为或者态度。”迷真色”和”易豢牢”则分别描述了人们对于真实本质的迷失以及容易受到束缚的状况。
第六句:”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这里的”杜陵”和”谪仙”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形象。”谁知”和”名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仙人传说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第七句:”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这里的”扫地”和”收千轨”都是用来形容秩序井然的样子。”争标”和”看两艘”则描绘了人们在秩序面前的竞争与观望场景。
第八句:”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跑。” “诗人例穷苦”指的是诗人通常都面临困苦的境地。”天意遣奔跑”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认为这是老天的安排。
第九句:”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 这里的”尘暗”和”溟翻”都是用来形容混乱不堪的局面。”思李牧”和”谢王褒”则引用了历史上的人物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第十句:”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简牍仪型在,儿童篆刻劳。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般斤思郢质,鲲化陋鯈濠。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殷勤理黄菊,未遗没蓬蒿。” 这里的”失意各千里”和”哀鸣闻九皋”都是形容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骑鲸遁沧海”和”捋虎得绨袍”则是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追求。”巨笔屠龙手”和”微官似马曹”则是对自己现状的自嘲和不满。”迂疏无事业”和”醉饱死游遨”则是对自己的放纵和堕落的反思。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