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秾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
谁能从之游,路有豺虎迹。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秾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

谁能从之游,路有豺虎迹。

注释:过宜宾:途径宜宾(今四川宜宾)。见夷中乱山:看见夷中的乱石嶙峋的群山。江寒晴不知:形容江水寒冷晴朗,使人无法辨认远处的山峰。远见:远远地看见。山上日:指山顶上的太阳。朦胧含高峰:形容山峰在雾气和晨露中模糊不清,但依然显得雄伟壮观。晃荡射峭壁:阳光照射在峭壁上,使石头显得晃动不定,犹如在射击一般。横云忽飘散:天空中的云雾忽然飘散开去。翠树纷历历:形容树木繁茂,绿意盎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行人挹孤光:行人抬头仰望那孤独的光芒。挹:舀起,这里比喻仰视的意思。飞鸟投远碧:小鸟展翅飞翔,落在远处的青翠山峦之间。蛮荒谁复爱:在荒凉的地区,有谁还会喜爱呢?秾秀安可适:在美好的景色中,哪里能够适应?岂无避世士:难道没有那些隐居山林的贤人吗?高隐炼精魄:隐居修炼,锻炼自己的精神。从之游:跟随他们一起去游览。路有豺虎迹:路上还有像豺狼虎豹这样的猛兽踪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宜宾时所见的壮丽山水景色,以及他对这些景色的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对乱山、峰顶阳光、山间云雾、树木翠色、鸟儿远飞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阔。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丽的向往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