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这首诗是屈原塔的铭文,由诗人王维所作。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注释:
-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因忠诚于国家而被排挤出朝廷,最后在楚国被放逐。这首诗表达了后世的人们对于屈原的怀念之情,这种感情持续了千年,未曾减退。
-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 这里的“精魂”指的是屈原的魂魄,而“父老空哽咽”则是形容当地父老乡亲们在听到屈原的名字时,不禁感慨落泪。
-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 这句描述了人们在沧江边投食以救助饥渴之人,这可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高尚品质。
-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通过举行竞渡活动来纪念屈原的精神,这些活动充满了哀伤和哀悼,使得周围的楚山都为之震动。
-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 屈原被视为古代的英雄人物,他的死亡意志非常坚定。
-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 人们可能不理解屈原的选择,但他的牺牲精神和执着让人无法轻易地放弃。
-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 “南宾”是指现在的湖北南部地区,历史上曾是楚国的一部分。这里提到山上有一座纪念屈原的塔。
-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 可能是有人出于信仰的原因,希望保护这座塔以免它被破坏或遗忘。
-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 虽然没有任何书面记录证明屈原的行为,但人们对于他的精神理解和记忆是非常真切和深刻的。
-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每个人都有生命,不论生前是否显赫,死后都不会消失。因此,没有必要去比较谁的死亡更有价值。
-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 名声可以长久,而财富和地位则只是暂时的。
-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 理解这个道理的大夫们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节操,不屈不挠地维护正义和真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念屈原的铭文,通过叙述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他精神的传承,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屈原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他的精神特质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时,诗歌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