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诗句注释:
仙都山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在游历仙都山时所作。
日月何促促——日月为什么匆匆忙忙?
尘世苦局束——人世间多么痛苦啊!
仙子去无踪——美丽的仙子走了,没有一点痕迹。
故山遗白鹿——故乡的山林中留有那只白色的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仙人已经离去了,那头鹿再也没有家了。
孤栖怅望层城霞——孤独地栖息在高高的山峰上,望着那层层叠叠的彩色云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直到今天还听说有个游人在山洞里,夜晚来到江边的时候,会听到一片平沙中的叫声。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长长的松树林立着,一阵风吹过,树叶发出飒飒的声音,仿佛仙宫已经离我很远了,我无法再接近了。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晚上,那只白色的鹿还在鸣叫,可是,它现在在哪里呢?满山的秋草中却没有它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仙都山景致的诗。诗人以“仙都山鹿”为题,通过描绘一幅仙都山下的幽静画面,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疾苦的感慨。
首句“日月何促促”,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他发现,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时间都在不停地流逝,这让他不禁感到有些无奈。而这种时间感也暗示了他对于人间疾苦的感慨。
诗人用“仙子去无踪”表达了对仙子离去的惋惜和遗憾。他认为仙子已经离去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故山遗白鹿”,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起了故乡的那片山林和那只白鹿,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
诗人又描述了仙都山上的景象。他用“夜来江市叫平沙”来描绘了夜晚的仙都山。他发现,在夜晚的仙都山上,只有一片平沙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让他不禁感到有些孤独和寂寞,因为这里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喧嚣。
诗人用“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来表达他的担忧和忧虑。他认为那只白色的鹿已经不见了踪影,而满山的秋草也没有了它的踪迹。这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变得陌生而又冷漠。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疾苦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